一天跑三个点,自然就是走马观花,到此一游的节奏。于我而言,重点不是好不好看,好不好玩,到过,就够了。
从来不会刻意去读什么散文,所以对沈从文笔下的“边城”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情感,大约是听说过,但也很模糊,只是说起边城这个名字,不觉得陌生罢了,其它一无所知。
也许是淡季的缘故,游客不多,显得冷冷清清,倒是让我觉得这是个散心的好地方。大家只是在街道上走了走,沿河逛逛找了地方吃饭,就没了继续的兴致。对面的什么三不管岛,什么一脚踏三省,都没去看。说到底,这个离辰溪不远的地方,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新鲜感,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色。我又不是什么文学青年,对文人墨客笔下的景点,生不出一丝丝的共鸣。更何况,如今和过去,早已变了味。我想,以后周边这种类似的景点,就不用刻意跑去了,不去肯定也不会后悔。要看,还是要去看看不一样的景色,比如大漠、戈壁、草原、雪山什么的。
十八洞村因为习大大的缘故,真可谓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据同事说,他们去年来,路都还没修的这么好,停车场也是没有的。现在不仅仅是把路修好了,更是逢山开山把路给改直了,大手笔让人好生羡慕,想想辰溪那几条破破烂烂的路,真希望习大大也能来逛逛。
比起上午去过的边城,这里能算的上是人山人海,大概因为昨天是三八节,今天来这搞活动的单位、组织很多。十八洞村曾经的穷,主要还是受地理环境的制约,石头山种不出多少粮食来,何况山上也蓄不了水,纯粹靠天吃饭。我不知道习大大来过之后,这里采取了什么脱贫措施,能看到的似乎就是打算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。可作为旅游景点,又没什么好玩的,也缺乏地方特产,能赚钱的项目似乎不多。不过,以后肯定少不了各种单位来这搞活动,挣点吃吃喝喝的钱脱贫肯定不是问题。按说,叫十八洞村,附近总该有几个洞吧,不知道会不会开发出来。
赶到奇梁洞都快五点了,最后一波进洞,碰上出洞的游客,都觉得奇怪,都这个点了还有人进洞?溶洞嘛,就跟古镇差不多,天下大同,看来看去都那样,无非就是大小、深浅的区别。奇梁洞进洞是要等够几个人,由一个导游带进去。我们同行有10个人,所以等来导游就进了。导游急着下班,解说也不甚仔细,到后面都懒得说了,只是清点人数防止走丢。以前觉得辰溪的燕子洞是进过的最大溶洞,现在被奇梁洞刷新记录了。我们走马观花,不作停留也走了一个多小时。唯一让我觉得不虚此行的景色就是“龙宫”里的倒影景色,一度让我以为到了悬崖边,但实际上只是头顶的倒影,可惜手机拍不出那种逼真的效果。最后去的“十里画廊”,走着也还有点意思,但最多走了两公里样子前面就有路没灯了,拿手机照着走了一段,心里发毛,只好往回走。
这一天,只有这最后的奇梁洞让我觉得今天没白来,也算对得起60元的票价。从朋友圈的反馈来看,似乎张家界的黄龙洞更牛逼,有机会得去看看。
戈壁、草原、雪山,我都去过了,就是一望无垠的大漠没有见过。
从照片看不出来景色有多么的独特的,真的是适合文人骚客了。
也许是我拍照水平太臭
虽然看起来很古老,但却非常美!
平常没怎么见过这种老镇子,可能看着会觉得不错,像我这种在类似环境里长大的,看着是真没什么感觉。
漂亮!跟着你一起旅行一趟~~~~~~~
来,来,来,湖南欢迎您!